東航空難,墜毀航班的黑匣子“”駕駛艙話音記錄器(CVR)”搜尋到后送到華盛頓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(NTSB)實驗室。
這也是3.21空難搜尋到的第一個黑匣子,于3月23日,在墜機現場找到,由美國NTSB實驗室協助下載數據。
美國當地時間4月7日12時34分,搭載著MU5735失事客機黑匣的航班從華盛頓起飛。通過中國國際航空專機,4月8日14點33分,航班順利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。
送到美國黑匣子是駕駛艙語音記錄儀(CVR),是駕駛艙內飛行員的對話。語音黑匣子已送回北京,意味著這個黑匣子在美國的數據解讀工作已經完成。
航空公約規(guī)定:
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,在事故調查主導方,中國民航局對外發(fā)布調查結果前,協助調查方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(NTSB)和波音公司,都無權對外發(fā)布調查數據。
涉及個人隱私:
黑匣子語音記錄儀,能把飛機停止工作或失事墜毀前半小時的駕駛艙內的聲音記錄下來,記錄飛機失事前30分鐘座艙內的談話、引擎聲和報警聲,機組人員與地勤人員的通話等等。
對公眾心理產生影響:
失事前黑匣子語音,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死亡回放,公布黑匣子錄音會給家屬及社會民眾造成心理陰影和創(chuàng)傷,重新經歷一遍痛苦,會對家屬造成更多的傷害。
避免社會恐慌和曲解:
黑匣子語音涉及公共安全領域,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心理素質面對真相,因為沒有人愿意這么近距離體會遇難者的痛苦,還有可能造成社會恐慌和別有用心者的曲解。
不公布錄音,但會公布事實:
不公布錄音,但會公布事實。調查清楚后會公布調查結果結果,會公布錄音的文字內容,事故報告會附帶關鍵證據,包括部分錄音的文字版本。
多方因素調查,不是僅靠錄音:
空難事故調查需要綜合多方因素,需要結合飛機殘骸、飛行狀態(tài)、塔臺記錄、起飛前的情況、目擊者、飛行天氣、通話記錄等蛛絲馬跡推測,不是僅靠聽錄音就能分析原因。公布錄音除了增加悲痛感、為對普通人理解事故經過沒有任何幫助和意義。
目前語音黑匣子已解析完成,相信民航局最終會對事故原因有正確的判斷,等待最終的報告。
每一次空難,都是用生命對飛行安全的審視,人類也是在一次次事故空難中不斷提高航空安全的,期待MU5735事故原因早日水落石出!